|走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四)-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师节特刊|走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四)
2022-09-15 12:25  

 

我院第四届“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结果已然出炉

在教学工作中,他们勤勤恳恳,充满热情

以渊博的学术素养为我们引路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们温柔亲切,尽显关怀

营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德而耕,诲人不倦,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勤奋严谨,立德树人,是他们不变的坚持

让我们一起连线“好老师”

聆听他们的教诲

 

    今天,采访的是刘百桥老师。

    采访者:地理科学师范专业2001班,税馨缘

 

税馨缘:刘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采访您。我们知道您从教多年,桃李满天下,拥有很多独特宝贵的教学经验。大一的时候我懵懵懂懂,恰好有幸成为您的学生,听您讲地图学这门课程,我们知道地理这个专业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非常想请教您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并将所学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你可以根据您所教授的地图学具体聊聊吗?

刘百桥老师:你理解的很对,地理专业是最贴近生活的一个专业,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地理环境中。但是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毕竟不能停留在对客观世界的感性体验和浅显认识上,我们还要更深入地去探究规律,分析机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同学们也有切身感受,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觉到要学的东西理论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抽象,甚至会让你迷茫。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呢?这里,我想建议同学们养成系统性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就是要学会从微观的知识点堆积中跳出来,学会从宏观上把握课程内容和知识的脉络,并找到课程知识点在其中的定位,这样能让你扎实地“驾驭”它们。比如咱们地图学课程里讲到地球上点位的表示,如果同学们一头扎到概念堆里,去记去背参考椭球、大地坐标系、各种经纬度的定义,你会觉得很难、很枯燥,而且我相信即便当时记住了,过段时间也会忘的。但如果你能跳出来认识问题,先把描述地球表面点位的思路搞清楚,再把点位坐标量测的依据、影响因素理解了,那你再看参考椭球、大地坐标系、各种经纬度的定义,就很容易懂,直至能根据自己理解解译出来,实现地理知识与个人认知的融合,这样就有助于真正掌握地理知识。

至于如何将所学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我想这里有一个无形的通道,就是地理思维。我们学院的同学和老师,有“地理人”的标签,这个标签的最重要内涵就是地理思维特质。我们“地理人”看现象、识问题、寻原因、探规律、找方法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地域性、空间性、动态性、综合性、实践性的思维方式。也希望同学们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实践,能逐渐养成和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加以很好地运用。

 

税馨缘:非常谢谢您中肯的建议以及您对地理与生活的深刻理解,让我对“地理人”有了更具体的感悟。我作为一个师范生,特别想问问您认为优秀的师范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是什么?在大学生活中我们怎样去有目的地培养这些素养和能力?

刘百桥老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大。要说答案,在你们的培养方案里都写得很明确。我在这里结合自身感受,综合地谈几点认识。首先是价值观。一个人选择师范专业,不管他今后最终能不能去当老师,我想他应该是热爱教师职业的,得真正看重为社会育人的价值。其次是专业素养,这个大家都能理解。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应该注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书写能力等,这些等有机会再跟同学们交流,我在此只举个简单例子,我发现现在的同学们中,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会影响同学们今后的从业,我在课堂上为什么特别要求同学们完整、严谨、规范地完成实践记录,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税馨缘:我记得大一的时候很喜欢您的地图学这门课,觉得您的课深入浅出,讲得非常清楚有逻辑条理,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布置的练习题张弛有度,其实我非常好奇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形成这样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您可以聊聊让您印象深刻的教学经历吗?

刘百桥老师:谢谢你的认可,其实我们学院有一批教学很棒的老师,要比我优秀。我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也不是一开始工作就当老师的,但自从从教以后,就一直在学习、取经,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有什么“捷径”呢?我体会,让我收获比较大,进步比较快的,是听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另外一个比较显效的方法,就是系统地监测、评估教学效果,并不断反思、改进,现在同学们平常在用的实践记录,我会批注、讲解多次,并要求同学们持续修改,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设计的。当然,有时也得采取一些“笨”办法,比如为了了解试卷难度、题型和题量的合适程度,不管是否安排我监考,我都会自己到本课程的一个考场去看着,记录各同学的交卷时间并进行统计,并以此为依据在今后的组卷时进行优化。

至于具体授课时如何逻辑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我觉得这个不是刻意追求就能做到的,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境界,我也有很多不足,要不断学习改进。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性。一是要充分备课。要把课程内容充分消化理解,对重点难点以及同学们可能的学习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教学经验做好较充分的应对预案。二是要“移位”。老师人在讲台,但注意力要下沉,就像你坐在同学们中间,在共同研讨、消化课程知识,并观察同学们的反映。这样,老师上课就不会照念讲稿造成“教”与“学”之间的分离,而是根据同学们消化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进程和状态,进行学习辅导,实现“教” “学”融合。

 

税馨缘:我们都知道其实您除了教得好,受学生们喜爱之外,还一直在海洋研究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编制了一系列技术规程,荣获多年海洋局科技创新奖项等等,拥有非常突出的科研成果。作为您的学生,我感到非常敬佩,您既能很好地教书育人,又能在科研方面有卓越成就,因此特别想请教您是怎样将教学与科研工作两者兼得的?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或者相通的地方?

刘百桥老师:这方面你有点过奖了。我本人长期从事的是海洋管理政策和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也大大小小的做了很多个项目。这类项目虽然政策性强、实用性要求高,虽然完整难度大,但取得的成果在现在主流的考评体系中,其实并不显现。不过我自己很清楚自己的社会责任,越来越看中这份坚守,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潮流中,尽力发挥自己的专业贡献。因此,所谓教学与科研工作两者兼得,不如说教学与科研工作两方面都要认真履职,更贴切一些。

至于教学与科研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或者相通的地方?我想,两者相长,这是大家都好理解的道理。简单地说,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你前面所说,地理专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学的很多科学命题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地理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对我们老师而言,教学与科研的联系必将越来越紧密。对同学们而言,今后肯定也是“两条腿”走路,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去迈出科研这条“腿”。

 

税馨缘:确实,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在学习这条路上,我们永远都不会有终点。最后,正值新生入学季,您也即将看到他们并开始新的授课,对他们有什么寄语吗?

刘百桥老师:我在这里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按照教学安排,我会继续给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同学讲授地图学课程。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这不是客套话,因为对我而言,退休前我能教几届同学,是屈指可数的。如果通过我的付出,让同学们有所收益,在成长道路上发展得更好,那会是我最大的欣慰。

至于寄语,我给几届新同学都讲过一句话:“心中有格局、做事有规矩”,作为我与大家的共勉。平时,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即便是课程外的,我也乐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最后,谢谢税馨缘同学的采访!

 

好的老师,就像一盏一直亮着的灯,总能让人在回忆中攫取源源不断的莹莹暖光,化成我们踏出每一步时内心坚定的力量。此次采访虽简短,但刘老师的话语却深刻悠远,娓娓入心。希望同学们以身边的好老师为标杆,脚踏实地,修炼自身,然后真正做到刘老师所言的“心中有格局,做事有规矩”。

图1 国家海洋博物馆广场留影

 

图2 指导研究生工作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28 | 管理员:巴增胜

Baidu
map